文 | 正见TrueView,内容 | 七月,编辑 | TV
短剧的风吹到2024年依然强劲。
“咪蒙一个寒假靠2部短剧收入过亿”、“一周杀青、三个月回款”、“8天狂卷8亿”……在当下,短剧依旧书写着新的造富神话,无论是赚钱速度还是吸金能力,产业链的所有参与者的惊叹和兴奋程度未减分毫。
短短一年时间里,短剧狂飙突进,迅速成为渗透全网的新兴内容形态,井喷的商业价值和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着各路人马涌入。诸多困于流量见顶和增长乏力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押注这一新风口,试图争夺新流量和新商业途径。
抖音、快手流量和资金双管齐下。其中抖音推出最高500万现金和1亿流量扶持方案,快手也表示投入亿级流量和亿元现金扶持微短剧。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加快精品短剧的孵化和输出,在短剧这一新战场继续和抖快展开用户争夺战。一些新的玩家,例如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尝试将电商和短剧相结合,探寻短剧发展新路径。
但是短剧像所有内容生意一样并不好做,二八法则依然适用于这一领域,少数人赚钱,多数人陪跑,爆款仅是小概率事件,扑街已经司空见惯。此外,针对短剧的备案新规即将于6月1日上线,没有人能准确预测严管之下短剧是偃旗息鼓,还是在更规范的环境中成长为参天大树。
尽管未来难测,但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这一充满想象力的内容风口还是足够具有吸引力。短剧的全面战争已经打响,枪响之后,谁又能成为新的赢家?
01 抖音向左,快手向右
短剧分为横屏短剧和竖屏短剧,竖屏短剧也被称为小程序剧。目前主流的运营方式是,大量小程序剧通过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投放剧集片花,吸引用户跳转第三方小程序观看,进而产生付费行为。
抖音、快手也成为短剧席卷互联网的主要推手,是短剧领域的头号玩家,无论是短剧数量还是观看人数都远超其他平台。随着短剧的进一步发展,抖音、快手也不满足仅参与导流环节的价值分配,而是要深入短剧制作传播的产业链进行全链条布局,更深度参与短剧竞争。
基于平台定位、用户差异等因素,抖音、快手在布局短剧内容和产业生态建设上出现了明显差异。
共同点是抖音和快手都在加强内容制作、IP供给布局,但实现路径不同。抖音选择基于在泛娱乐业务上的优势,联手柠萌、华策集团、完美世界等多家传统头部影视公司,尝试打造更多爆款IP短剧。
而快手则选择与知乎合作,将“盐言故事”这类的新兴短内容制作成短剧,提出“不卷制作,卷故事”的思路。盐言故事作为知乎旗下的原创故事IP,拥有大量现实题材、非虚构故事,能够弥补当下仍旧照搬“穿越重生”、“霸总娇妻”等网文套路短剧在题材上的短板。
抖快内容布局思路不同、各有优劣。成熟的影视公司能否适应短剧的制作模式和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喜好有待市场检验,而盐言故事能否帮助快手开辟一条新的短剧赛道还得画个问号。但双方都在比赛,比赛谁能先做出叫好又叫座、有流量又有品质的爆款。
其次渠道建设方面,在短剧行业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抖音、快手都在加强短剧审核,但快手更为激进,直接选择切断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的商业推广和投放方式,发力全域闭环链路,与快手直播、电商等渠道协同,实现从短剧内容生产到营销变现的闭环生态。
切断第三方,加强平台自有运营,当然可以更好地保证平台短剧质量,但短期内必然会导致相关内容减少和流量收入,同时打造闭环生态也需要强有力的内容端补足。快手正面临着“短板挑战”。
02 PK抖快,爱优腾旧题待解
对用户观看视频时长的争夺是一场零和博弈,长短视频平台天然对立。随着短剧兴起,短视频平台持续挤占用户时长,更多的资本和广告流向短视频平台,爱优腾和抖快的竞争愈演愈烈。
爱优腾同样积极布局短剧,并不乏精品、爆款的出现。例如腾讯的《招惹》上线分账突破2000万,优酷的《千金丫环》《致命主妇》分账均破千万。这无疑证明了长视频可以做短剧,但尚不能证明可以做大短剧,直插短视频平台的腹地。
首先,长视频平台短剧付费模式没有跑通。相比抖音、快手,在影视剧领域更有优势的爱优腾短剧试水更早,但并没有在长视频平台上发展起来。无论是贴片广告还是植入广告等长视频传统盈利模式,都没能在短剧上试验成功,依靠短剧转化会员付费一样差强人意。
长视频平台的用户池同样决定了爱优腾无法像抖音、快手一样,选择用户付费解锁观看的方式只赚用户充值的分成,长视频平台的角色便与流量分发平台无异,但其不过亿的DAU远不及快手、抖音的流量“有赚头”。
抖快平台上是短剧找人,用户在刷短视频、看直播、购物的过程中就能找到一部自己喜欢的短剧,而长视频平台则是人找短剧,在短剧质量不够硬的情况下很难吸引用户。
其次,爱优腾的剧集内容还是以20集左右的精品横屏短剧为主。据悉,从制作到分账,横屏微短剧的账期在七个月到一年,而竖屏微短剧的账期只有两三个月,后者更是当下占有很大份额的主流形式。
如今短剧风再起,但对长视频平台来说,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内容形态风口也就没那么好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