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寻空的营销启示录
2024 年在疲惫和不安中迎来尾声。
牛津大学出版社将年度词汇定为“brain rot”(脑腐),直戳现代人精神状态的脆弱:在过度消费碎片化、低质量内容的侵蚀下,智力和思考力正在被悄然削弱。
小红书的 2024 年度词是“抽象”,当一个人看到太多乱七八糟,毫无意义的信息,却难以梳理出其中逻辑时,只能以一个“抽象”概括之。
B 站年度词是“接”,与其说是对机遇的渴望,不如说是折射出一种略带消极的躺平心态,期冀被动地获得命运的垂青。
稍显正面一点的是柯林斯词典的度词汇“brat”,原意为“顽童”或“淘气鬼”,但在2024年被重新定义,代表一种自信、独立和及时行乐的态度。这和英国歌手 Charli XCX 推出的新专辑《BRAT》有关,Charli XCX 通过新专辑诠释了打扮随性、生活狂野放肆、充满变化性格直率的女孩形象。但在我看来,这更多像是在时代洪流中,个体寻求自我慰藉的缩影。
这些年度词汇共同描绘出一幅时代群像:人们在短视频和碎片信息的裹挟下,早已远离了宏大叙事和家国命运,甚至丧失了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他们沉迷于即时性的感官刺激,在短暂的多巴胺分泌中寻求生存的证明,获得一些微小的快乐,已经成为值得炫耀的资本。
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增长预计2025 年将保持稳定,但增速平平。缺乏振奋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以上年度词的基调依然会在2025年持续。
人们只能在等待戈多般的无意义中寻找一些小意义。
营销也将延续这样的氛围,2025 年营销必然不会变天,但在沉寂中,微妙的趋势已经开始浮现。面对这个失速的时代,营销需要从喧嚣中找到新的节奏,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连接和价值。
以下是2025年值得关注的十个营销趋势。
品牌心智重提,品牌广告抬头
过去几年,中国的营销环境几乎被“流量至上主义”支配。从短视频到直播带货,品牌竞相追逐热点与流量,以期迅速拉动销量。然而,随着流量红利的逐渐枯竭,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单纯依赖流量驱动的增长已经难以为继。
2024年,我们开始看到一种新的转向——其实不如说是“旧观念的回归”:品牌心智的重提,以及品牌广告的回归。这并非品牌的觉悟提升,而是面对现实的必然选择。当流量失效时,品牌不得不回头检视,发现长期主义和品牌建设仍是不可或缺的根本。
例如,巨量引擎推出了心智度量工具,B站也在人群模型中强化了心智的重要性。心智并非新概念,而是对经典营销理论的重新挖掘和应用。其核心是通过持续的品牌广告投入,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稳固的品牌认知和偏好,从而实现长期的品牌价值积累。
从大平台的动向中,也能看出市场的微妙变化。流量平台开始在效果广告之外,重新强调品牌广告的作用,效果广告的收入增长快到头了,这时候就要再赚品牌广告的钱了。
这种趋势也反映在广告主的态度上。艾瑞2024 年的数据显示,86.7%的广告主认可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预算分配中,短期效益增长仍占主导地位。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正是当前广告市场的真实写照。然而,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认识到,短期的流量只能带来暂时的销量提升,真正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品牌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长期投资。
2025年,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品牌广告的抬头——它不仅是流量红利结束的结果,也是品牌回归理性、重视长期主义的必然路径。品牌广告的价值,在于让品牌不止停留在消费者的购物车里,更能长久地驻足在他们的记忆和情感中。
低消费趋势持续,白牌继续扩大市场
吃饭只吃穷人套餐,咖啡只喝 9.9 元以下,逛商场只去 B1B2,大牌不买买平替,品牌不买买白牌,是不少年轻人现在的消费观,这种消费降级的消费观已持续几年,但在前景迷茫、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仍没有明显扭转的迹象。
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显著提高,愿意为品牌附加值支付高溢价的人群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实用性更高的商品,这为白牌的崛起提供了绝佳的市场机遇。
近两年,在北京等城市,我目睹了一批白牌连锁品牌的快速发展,如万客来、潮衣库等(后者甚至可以被称为优衣库的平替)。这些店铺内的服装均为无品牌或自有品牌产品,均价通常在三五十元左右,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光顾,其中包括中产。
这种现象表明,消费者正在逐渐摒弃对品牌溢价带来的虚荣感,转而更加关注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性价比。
短期来看,白牌的市场份额还将继续扩大。
品牌开始强调质价比
如果说白牌的兴起代表着一种低消费趋势,那么“质价比”的流行则反映了一种更加理性的消费趋势。相比追求最低价格,大批中间消费者开始转向“质价比”消费观:用合理的价格,购买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
根据第一财经的《2023消费趋势观察》,“质价比”正成为消费者追求的核心理念。它超越了传统的性价比,不仅关注价格,还关注产品质量,强调一种“花得值”的消费体验。质价比消费观念的崛起,表明消费者正在拒绝品牌溢价带来的虚荣感,也厌倦了廉价低质产品带来的不满,开始在中端市场中寻找平衡点。
从市场定位的角度来看,强调质价比的产品通常定位于中端市场,其主要目标受众是中产阶级。因此,这类产品的定价虽然不及高端市场那样高昂,但也绝非廉价。在许多发达地区,质价比的产品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2024年,我们看到一些品牌已经开始在营销策略中突出“质价比”的概念。例如,抖音电商通过其商城超级品牌日活动,将定位升级为“超级心跳质价比”,并与多个品牌合作,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