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文|定焦,作者 | 苏琦,编辑 | 金玙璠
一到岁末年终,职场人关注的热门话题,非“年终奖”莫属。
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那几年,年终奖一词几乎能与暴富挂钩,“人均60个月工资的年终奖”“人均分红140万”等新闻,一度成了互联网企业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可与往年的“财大气粗”、“豪横”不同,近两年提起年终奖,打工人们讨论最多的是“打了几折”“年底离职给不给年终奖”。
目前,多家互联网大厂还未最终确定2023年年终奖的方案,但上一周,字节跳动官宣了薪酬体系的调整方案,简单来说,员工年终奖最高为3个月月薪,超出部分折算成期权。对于这一方案,有人认为是激励,有人认为是变相的年终奖打折,因为不仅拿到的现金更少,兑换的周期也变长了。
这几年,年终奖已经不仅仅是一份额外的小奖励,它身上承载的经济意义和象征意义更为复杂,因此也更受关注。美的集团
对于打工人来说,年终奖被折合在“薪酬总包”里,用来拉高整体薪资涨幅,但也可能面临规则改变、绩效不明等年终奖打折的风险;对于企业和管理者来说,年终奖既要考虑当下的经营状况,也要包含对未来的预估和信心,年终奖怎么发,是一门学问。
大环境还在变化,有业内人士指出,比起年终奖,各行各业的打工人更应该盯紧的是职业的稳定性和自身能力的专业性。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