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在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交流会上,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苗还利介绍了该省煤矿智能化的进展,2023年,山西新建成81座智能化煤矿和498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目前全省拥有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煤矿达到了281座,年产能达74750万吨,占全省生产能力的61.91%。苗还利还表示,山西2024的目标是再新建150座智能化煤矿。宁夏建材
近年来,在制造业转型、降碳减排等战略驱动下,煤炭开采、生产这一曾经“科技含量低、安全隐患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积极拥抱智能化、数字化。时至今日,我国煤矿智能化现状如何?其中诞生了哪些“黑科技”?又面临着哪些瓶颈、困难?钛媒体APP搜集了相关专家的讲解和近年来的案例,以解答相关问题。
从综合机械化到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
https://demom.tipost.com/hotspot
https://demom.tipost.com/hotspot
https://www.tmtpost.com/nictation
https://demom.tipost.com/nictation
https://www.tmtpost.com/events/pro/6889822
https://demom.tipost.com/events/pro/6889822
会员数据上线前统一更新
https://demom.tipost.com/video
https://www.tmtpost.com/tag/4275426.html
https://demom.tipost.com/tag/4275426.html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国法的介绍,我国煤炭工业自80年代以来就有一条综合机械化发展的主线,从致力于提高煤炭生产力水平的“百套引进”计划,到综合机械化开采方式成为主流,再到21世纪初煤炭“黄金十年”期间高端设备国产化、自动化的巨大进步,我国煤矿生产才具备了智能化转型的基础。在2010年左右,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着手组织开展智能制造专项研究,智能开采也逐渐成为了煤炭产业、科技发展的新课题。而当下业内所说的“智能化”,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基于工作面全时空信息感知、智能决策、全自动化运行,换言之,就是工作面内不需要人工操作。
钛媒体APP注意到,在相关技术研发、示范项目建设渐趋成熟之际,政策端的推动对煤矿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是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政策提出“到2025 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井下重点岗位机器人作业,露天煤矿实现智能连续作业和无人化运输”“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建成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等目标。
此后,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煤炭等高排放行业也加速向绿色开采方面努力,山西等产煤大省还出台了煤炭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或行动规划。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