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远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作者|任彤瑶,编辑|李墨天,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新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意见稿)》对游戏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实早在它出台前,游戏公司们已踟蹰许久。
过去数年间,在《原神》等异军突起的产品刺激下,游戏行业已经历过一次走向大型工业化,押注精品自研的路线转换。
从百万年薪的抢人大战到豪掷千金的工作室收编,在流量见顶、买量失灵的时刻,押中下一个原神成为多少大小厂商午夜梦回的渴望。
然而数年过去,面对投资额和风险敞口同步变大的巨型项目们,个中曲折只有自己知道。今年11月,一度是游戏军备竞赛内卷旗手的字节跳动放弃游戏业务,成为路线转换试验的一个里程碑。
字节的舆论基础足够强,吸引了足够的注意力,以至于让人很容易忽视早就悄悄撤退的B站和心动等在精品自研上走得磕磕绊绊的中小开发商。从去年底一波波及甚广的收缩开始,游戏公司的自研狂热悄悄褪去了光环。
精品自研这股风,到底给游戏厂商们带来了什么?
旧制度解体
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游戏的主要竞争模式,可以简单总结为营销费用的竞争。
2015年《热血传奇》上线,屠龙宝刀点击就送的洗脑素材催发下,单日最高流水达到4600万元,月流水一度突破7亿元。
这套体系下,游戏发行商的核心诉求是“筛选用户”。通过一波又一波的投放拉新,不断筛出付费玩家,最终维持稳定的运营。
新用户的获取主要靠两种手段,一种是和渠道合作,一种是买量。
渠道合作就是进驻综合商场,比如App Store、应用宝、手机品牌预装的应用市场等等,它们都是流量的集散地。
买量就是打广告,在网站右下角贴小广告,或者短视频平台做跳转,这些平台同样手握流量。
基于这个买量+筛选用户的模式,游戏无限逼近一个算ROI的统计学工作,跟当下的短剧异曲同工。最典型的就是一刀999的传奇系游戏。炫酷的特效、魔性的slogan加上一些恰到好处的擦边,流量就通过跳转广告源源不断转化为氪金用户。
2015年恺英网络借壳上市,连拉12个涨停板,市值最高近500亿元,它的当家产品是张家辉代言的《贪玩蓝月》。
就连渣渣辉本人也被“是兄弟就来砍我”的广告语搞得不胜其烦,但没能影响贪玩蓝月坚持撒钱找明星代言。五年请了40个代言人,换来四年流水超39亿[2]。
在这个版号尚算充足的时期,低成本换皮、大批量上线、通过赛马机制反复试错,用前期巨量营销投入换来快速变现,是游戏公司们赚钱的主要套路。
一些开发商会在一个游戏火后,由原班制作人、主策划、主数值等迅速成立多个项目,排列组合出多个具有相似玩法或美术元素的换皮游戏[3]。这套体系里,买量和投放是重中之重,研发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可想而知。
你可以说他们不懂游戏,但不能说他们不会赚钱。
不过2018年后,这套玩法逐渐出现一些问题:
(1)由于买量+筛选的机制极度依赖短视频、应用商店等流量平台,导致后者的话语权非常大,渠道能分走60%-80%的流水。同时互联网流量整体见顶,买量成本陡增,游戏发行商的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
(2)版号收缩控制了产品数量,意味着传统的批量复制、广泛试错机制难以为继;增速滑落,意味着游戏产品要满足越来越挑剔的玩家口味,才能从僧多粥少的环境里杀出重围。
2018年初,恺英网络市值爬上跳水台,互联网大厂的自研项目反而展现出了持久顽强的吸金能力。
和《贪玩蓝月》差不多时间面世,制作成本5个亿的《王者荣耀》,在7年时间中稳定为腾讯贡献30亿月流水,8000万DAU,成为游戏市场罕见的常青树。另一边,一条角色宣传CG花费百万的网易《阴阳师》,初步验证了在抱紧梦幻、大话ip之外,精品化研发的路子能走通。
待到2020年秋天《原神》上线,游戏行业的规则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原神》上线首日便登顶中美日韩德多国和地区畅销榜,并以每月超过10次的频率冲上推特、微博等平台热搜,短短3个月让米哈游纯利润翻了近5倍[5]。
新的解题方法出现了。
新游戏规则
原神现象级成功背后,是五年研发时间、上千人的技术团队,以及超过1亿美元的成本——这个“下重本,搞自研”的路线其实并不复杂。区别在于这么多年过去,在移动端语境下只有米哈游一家把这事做成了。
和电影类似,传统的游戏开发是一个高成本、长周期、风险巨大的地狱级生意。新游上线火不起来,约等于几年白干+几千万投资打水漂。在2020年前,开发商想要做精品自研,绝对会被所有投资机构礼貌拒之门外。
买量+筛选的体系实际上最大化降低了游戏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敞口:赛马机制降低不确定性;套壳开发压缩研发成本;买量投放把用户需求的玄学公式化,最大程度让预期可控。
但原神却对资本市场等偏好反其道而行之,即高成本长周期的开发,并承担巨大的风险。
孤注一掷的成功是如此诱人。跟随它的步伐,大大小小的游戏公司们纷纷撸起袖子下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
三七互娱屡提自研要向“精品化多元化”转型。从不打游戏的张一鸣默默加入了字节的《原神》交流群。2022年底腾讯内部年度员工会议上,马化腾直言[6]:“以后大家不要跟我说什么买量的故事,我已经不信这个了。”
由此,一套游戏行业的新规则逐渐成型:
(1)研发成本与周期指数级提高:最典型的是人力成本。
2021年沐瞳科技七周年庆上朝夕光年总裁严授透露,朝夕光年前几年的年度OKR不是收入、不是活跃用户数,而是“提高人才密度”。这一目标下,朝夕光年最高峰员工数量一度超过3400人,薪酬标准一度高于行业标准50%以上,光是确定入职就能获得十万元级别的签字费。
借用一位游戏公司老板的话——如果觉得你的关键人才便宜,那他们很快就会变成别人的关键人才。
朝夕光年从轻度休闲游戏起家,转向重度游戏后,码人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买买买。把成型的团队和产品直接纳入自己体系。据不完全统计,2019至2022年四年间,字节跳动在游戏领域至少投资22起,涉及金额约300亿元。
朝夕光年负责人严授2020年表示将招聘超千人
2021年底,国内知名的影视特效公司、承接《流浪地球》项目的MORE VFX创始人徐建发了条朋友圈诉苦:因游戏行业碾压式的人才掠夺,电影视效行业正面临未来一年之内就无人可用的尴尬境遇。为了留住人才,公司决定上涨报价。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