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融资中国
又到了业绩期,又是一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刻。
近日,奈雪的茶、瑞幸咖啡、星巴克等纷纷发布了业绩报告,其中瑞幸表现最为亮眼,业绩公布后,瑞幸咖啡在粉单市场涨超11.7%,也被不少投资人称赞“瑞幸越来越会赚钱了”。
瑞幸表现究竟有多优秀呢,据8月8日瑞幸公布的2022年Q2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总营收达32.99亿元,同比2021年第二季度猛增72.4%,其中自营门店销售增长率为41.2%,自营门店利润率达30.6%。二季度瑞幸咖啡新增门店615家,环比增加了9.3%,门店总数已经超过7000家,达7195家。其中,4968家为自营店,2227家为加盟店。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星巴克的数据,根据8月2日星巴克发布的截至7月3日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星巴克在中国的净收入下降40%至5.445亿美元(按8月9日汇率折合人民币约36.7695亿元),同店销售额下降44%。截至上季度,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新开门店107家,门店总数5761家。
从总营收来看,瑞幸咖啡与星巴克仅差3个多亿,从增速来看,瑞幸咖啡同比增长72.4%,而星巴克却是下降了40%,从开店速度和总门店数,瑞幸咖啡完胜。这意味着,瑞幸咖啡在不知不觉中赶超星巴克。
我们再来看一下奈雪的茶,根据8月5日,奈雪的茶发布的盈利预警公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实现营收约20.2-20.7亿元,与2021年相比略有下滑,经调整净亏损约2.3-2.7亿元。二季度,奈雪的茶新增开店50家,截至2022年6月30日,奈雪的茶共经营904家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咖啡虽然仍亏损1.15亿元,但其实这里边包括了2.8亿元的股权诉讼支出,如果出去这笔支出,瑞幸二季度已经实现了盈利。奈雪的茶也在公告中提到,2022年6月首次实现月度盈利。
然而不同于瑞幸咖啡在粉单市场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迎接奈雪的茶的却连续多日的下跌,可见投资者对于奈雪的这份成绩单并不满意。
那么奈雪究竟能不能像瑞幸一样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奶茶与咖啡赛道到底差在哪?
01 咖啡天然优于奶茶
现代奶茶起源于台湾,1987年,台湾“春水堂”发明珍珠奶茶,开创现代奶茶行业,虽然从出生地和茶文化与我们消费者的关系更近,但是笔者还是要说,从生意上讲,咖啡比奶茶有着天然的优势。
咖啡比奶茶的消费场景更丰富。咖啡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无论是早上一杯开启一天的工作,还是下午一杯提神醒脑,都成为许多白领日常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叠加咖啡本身就容易成瘾,更让消费者养成了长期消费的习惯。长期以来,星巴克教育了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咖啡的商务属性是星巴克咖啡维持高价的重要因素,让咖啡在中国的消费者心里留下了一个高端的印象。
相比咖啡,奶茶的功能性并不强,很少有人把奶茶当做早餐,奶茶店的开店时间一般也都在上午9点以后,也很少有消费者在奶茶店进行商务社交,更多停留在休闲社交场景。
丰富的消费场景,使得消费者咖啡的消费频率要远高于奶茶。
咖啡比奶茶的新品研发要求更低、标准化程度高。咖啡产品主要只是咖啡豆与牛奶按照不同比例的组合,即使是一些风味咖啡,制作工艺也不会过于复杂,这决定了咖啡的制作过程标准化程度高、制作成本低,对员工的依赖性小。此外消费者对咖啡产品的出新频率要求并不高。
相比咖啡,奶茶的制作工艺更复杂(包括水果处理、榨汁、挂泡、加奶盖等),标准化程度低,整体制作过程对员工的手艺要求较高。而消费者对奶茶产品的创新度要求远高于咖啡。这要求现制茶饮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来吸引消费者。这也给奶茶行业标准化带来更大的难度。
前些年,资本催化下奶茶品牌林立,行业竞争白热化背景下,产品创新变得越来越卷,奶茶的花样层出不穷,渐渐脱离了饮品的本色,正如脱口秀演员庞博的段子所说,“前几天我买了一杯奶茶,里面有糯米、燕麦、豆沙、芋泥,还有一整个的蛋黄。我喝的不是奶茶,这就是一个兑了水的粽子。”
越来越复杂的奶茶背后也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直接表现在财务上就是毛利水平。对比相同模式的星巴克和奈雪,奈雪的毛利率整体低于星巴克,且星巴克的毛利率水平相对更加稳定,这也体现出星巴克作为全球顶尖的咖啡连锁品牌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目前奈雪还远远没有这个能力。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