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猖狂,倒爷赚翻:卡脖之外的中国“芯”酸

新职业研究所
自从去年芯片供应紧张以来,令人不齿的生意变得“高调”了起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深响,作者丨王舷歌

全球缺芯狂潮仍在继续。

今年初,本田、大众、福特等车企都由于芯片供应不足而减产或关停部分工厂,之后,手机、面板等消费电子行业也陷入缺芯窘境,三星暂停Note系列手机生产、苹果砍掉了iPhone12mini的产能、小米卢伟冰更是感慨,“今年芯片缺货,不是缺,而是极缺”。

在这样的大趋势背景下,芯片涨价、芯片扩产成为了行业的主旋律——SEMI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预测,全球半导体厂商将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新建19座和10座大批量半导体晶圆厂。不过,远水救不了近火,方正证券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陈杭认为:“上游产能真正出来要到后年,目前市场需求增长远大于扩产速度。”

于是,极致的供需不平衡导致芯片价格的极速拉升,巨大的收益刺激下,乱象浮出水面。

一方面是摆在桌面上的资本乱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FA科技板块负责人告诉「深响」:“有个芯片项目,投资人连创始人的面都没见过,直接发出去4亿的TS(投资意向书)。”

另一方面则是水面之下的倒卖和制假——以旧代新,以此充好,以假乱真。虽然假芯片并不是此次缺芯狂潮下新生的玩法,但自去年底芯片供应紧张以来,这种令人不齿的生意变得“高调”了起来。

电脑元器件分销商PC Components表示,他们已经看到了这一轮芯片造假的早期迹象。此前2011年日本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就严重影响了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导致制造商面临零部件的采购压力,不久之后,假货进入供应链。“而这一次情况将会更糟,所有组件都有可能,不只是芯片电容器。”

另据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机辅助产品寿命周期工程中心(CALCE)预测,假芯片激增的现象将在未来6个月内出现。

真假芯片

巨头们应对缺芯的办法是全球扫货。

去年华为疯狂扫货,就让台积电和联发科的月营收创下了历史新高。而据韩国媒体报道,中国芯片企业在全球大抢货,半导体生产设备的订单量不只高于需求,甚至直接翻倍。

而这主要是“土豪”巨头的玩法。巨头们在芯片供应商那里的排位相对较高,基本直接从芯片制造商那里采购。

但缺芯的不止是人们喊得出名字的巨头,大多数中小厂商根本没有“资格”直面上游,但缺芯对他们来说是更加致命的生死问题。“5000个芯片能否到位,就关乎了他们的生产线是否关闭。”从业者李力告诉「深响」。

这些容易产生信息差、无法直面货源、但又火烧眉毛的厂商,就成为了倒爷和骗子们的目标对象。

“真正的芯片原厂99%是讲武德的,原厂也不太愿意看到价格的暴涨和暴跌。”电子产业数字化供应链/智能制造平台硬之城CEO李六七告诉「深响」:“流通环节里面,代理商,分销商等等把价格的调整幅度加大了,特别是一些贸易商,有部分特意炒货和囤货,把价格进一步拉伸,甚至是恶意拉伸,抬价的事情就发生了。”

行业里很多人说,今年的芯片就像去年年初的口罩。年前拿货,年后翻十倍。

这也给了供货商们临时反悔的动力。供货商临时涨价、突然跳单的情况多了起来,中小厂商在他们面前,约束力有限。“有一家供货商,之前给我们一个价格,都定好了,到了快交货的日子突然跳票,一点契约精神都没有,后来才知道他们直接加了几倍价格给了别人,不到万不得已,谁想打官司。”一位元器件分销从业者告诉「深响」。

不过,“倒爷”虽可恶,但在假芯片面前还算是有良心底线的。真正令人头疼的是那些以次充好的假货。

事实上,很多小公司都需要“中间商”来完成元器件的采购。大家通常会出一个BOM清单发给贸易商,再由贸易商全部配齐元器件。如果发现假货,赔钱倒是小事,耽误了交货周期才是大事。

而关键问题是,很多人其实很难发现拿到的芯片是假货,尤其是消费电子领域,很多假芯片连原厂的工程师也难以分辨。据芯片之家报道,有公司因为使用了假MOS管造成7000多台设备需召回返工。和常见芯片不同,通用的MOS,同一封装外观上看区别不大,就有人在兼容性较高的型号打上真货的丝印“套牌”当真货卖。这种假货在第三方功能测试也不一定能觉察出异样。直到假货到了终端客户手上,正式上机后才能发现问题。

据「深响」了解,芯片造假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第一,翻新,一般是拆机出来的旧片子翻新。顾名思义,就是把用过的芯片从电路板上拆下来再处理。

《经济观察报》此前曾报道,假冒或翻新的元器件一直流通在电子领域,其生产和销售,甚至形成了一条造假的流水线,原先偷偷摸摸的造假行为变得高调,原先二手芯片价格只有市价的50%,如今价格甚至和市场价持平。

第二,打磨,把功能、尺寸差不多的打成更值钱的款型,重新打上logo,把低规格的器件号抹掉,打上高规格的号码。因为小型激光打标机的售价越来越低,激光打标不再是件难事,随手在搜索引擎上一搜“芯片打磨”就能用很多明目张胆的广告。

第三,封装。“把低规格的裸片封装进高规格里面,我怀疑有封装厂也参与到了这个活动里面。”李力说:“当然还有直接上假货的,比如散新片——不是原厂生产但打着原厂的牌子,还有原厂降价处理的或者废掉的不合格的东西,可靠性测试后报废品、封装质量不良品、测试不良品等等,也有人要。”

到底差多少?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曾告诉「深响」:“过去每三年左右,半导体行业就会面临一次产能不足的问题。以前,缺货时间比较短,一般6-9个月左右,产业就可以通过供求关系、开建新厂等方式调节正常。这次缺货时间比较长、影响比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需求骤增;另外一年前产业认为疫情会导致芯片需求的下降,所以调低了产能规划。”

毫无疑问,缺芯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幸运的是,一些行业的芯片需求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比如李六七所透露的,手机行业的订单已经开始下滑,他判断从7月到9月,不少芯片的价格会处于一个徘徊和波动的状态,已经触到了天花板。

目前,芯片半导体产业受到朱格拉周期(全球的资本支出周期)、创新周期、库存周期等三种周期的影响。

当下对产业影响最大的就是库存周期。目前全球半导体上下游都处于近年来最严重的缺货状态,整个行业都在进行主动补库存,拉动整个行业需求暴涨,随之带来半导体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导致有晶圆厂的半导体企业如台积电、三星、华虹半导体将享受此轮量价齐升的库存周期红利。

其次是创新周期的影响,全球处于新一轮创新周期的节点,算法、网络、算力有进一步提升,芯片架构、通讯技术和OS上都有新技术出现,如5G手机、新能源车、光伏,能源创新都是基于半导体,所以它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

最后是朱格拉周期,也叫资本资出的设备投资周期,在中国还叠加了国产替代的周期,现处于刚开始的阶段。

这三个周期都是有利于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虽然从投资发展到落地,仍然有一段时间需要等待。可以肯定的是,芯片从绝望之谷来到开悟之坡,过程中总会出现乱象与波澜,但最终会走向新的平衡与光明。

1

1

本文系作者 深响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4-12-13 17:14

快报测试,定制专栏下的带图快报同步到微态度

2024-12-09 14:16

风清扬终下思过崖

2024-11-15 14:36

领克Z20开启先享预订,将于年内在国内上市

2024-11-15 14:33

广汽发布三年“番禺行动”:挑战 2027 年自主品牌销量 200 万辆,陆续推出 22 款新车

2024-11-15 14:31

日本央行行长下周一将发表公开讲话,市场关注是否暗藏加息线索

2024-11-15 14:31

日本央行行长下周一将发表公开讲话,市场关注是否暗藏加息线索

2024-11-15 14:27

《再见爱人4》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

2024-11-15 14:25

美团500万美元在烟台成立科技公司,含AI基础软件开发业务

2024-11-15 14:24

银行间现券午后多数走强,超长端回调

2024-11-15 14:24

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至0.7%

2024-11-15 14:23

燃气股逆势拉升,凯添燃气涨超20%

2024-11-15 14:19

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2700万元支持四川、陕西防汛救灾抢险工作

2024-11-14 15:36

(每经)美国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为2.8%,预期3%,前值3%

2024-11-13 15:16

(每日经济)每日经济快报信息RSS屏蔽

2024-11-05 12:01

韩称已有10000名朝鲜士兵进入俄罗斯

2024-10-22 15:45

恒瑞医药公告,公司

2024-10-15 15:36

(每日经济新闻)恒瑞医药:海曲泊帕乙醇胺片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2024-10-14 11:42

钛媒体App 9月25日消息

2024-10-14 11:19

钛媒体

2024-10-11 15:38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15720亿元,东方财富成交额连续3个交易日居首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