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图说
请输入图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谁也不会想到,在中国汽车行业,“灵魂”一词突然出圈。
6月30日,在上汽股东大会上,有股民向上汽董事长陈虹发问:“上汽与华为、百度等第三方自动驾驶的合作情况如何?”
按常规路径,陈虹只要介绍一下上汽与华为、百度等的合作情况即可,毕竟早在2015年,上汽就与华为在智能电动及制造方面、网络安全方面展开了合作。2019年,上汽、华为、上港集团和中国移动还共同打造了5G+L4智能重卡项目,该项目在上海洋山港启动示范运营,开启了全球货运特定场景下L4级别自动驾驶的先河。
但陈虹并没有简单介绍这些情况了事,反而回答出了“灵魂+躯体说”。
陈虹说:“上汽很难接受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会变成“他是灵魂,我是躯体”,我们不能接受。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我们不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是合作。”
此言一出,引起行业强烈反响。与此同时,如果仅仅以此言为答案,陈虹和上汽也会被一些人解读为上汽拒绝与华为合作,拒绝中国本土的先进技术。
现实中,这句话也确实很快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陈虹随后的几句话——“我们与华为在5G方面有很多合作,今后在互联生态方面也会有很多合作;百度也是,我们这次软件开发者大会,百度相当重视,也有很多合作”,被攻击者有意忽略了。
“灵魂+躯体说”为什么引发广泛的议论与争议,与当下汽车行业与移动互联深入融合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和车联网两大技术融合成为各个车企无法回避的战略发展方向。2018年4月,《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发布,到2019年12月,仅仅一年多时间,全国就发放了自动驾驶路测牌照250张。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方向,使汽车产业链迎来价值重构。2020年年初,国家发改委联合 11 部委印发了《智能创新发展战略》,为智能汽车下了官方定义:智能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
请输入图说
请输入图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智能化和网联化,对于车企来说,既是无限的机会,也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就如同手机行业,在移动互联信息技术的强大攻势下,诺基亚、爱立信等曾经风光无限的全球顶级手机硬件公司,落后一步的结果就是近于灰飞烟灭的现状。
自动驾驶功能的提出,更是要求将芯片、算法等先进的电脑技术、互联技术融入到汽车中去。这种融合,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趋势。正是这种融合,给了华为、百度等IT技术厂商机会与更多的话语权。
但在问题的另一面,汽车工业本身有其独特的特点,这决定了汽车与IT产业之间的融合,并不是谁主导谁的问题的,而是合作、共赢,共同对未来进行探索的合作伙伴关系。
而汽车厂商们显然也不甘于步诺基亚们的后尘,这才是陈虹看重“灵魂”的最主要因素。
车企的灵魂到底是什么?
与手机硬件不同的是,汽车工业更为复杂。某种程度上,汽车称得上人类工业文明的尖端之作——为了更好、更舒适、更快捷地移动,从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到车身、车轮、减震、车灯等每一个微小的环节,都是汽车百年历程中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新一轮汽车电气化的浪潮中,虽然发动机技术正在被电池、电动机替代,但汽车本身存在和运转的方式,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一个安装在底盘上的封闭空间,通过轮子的转动,实现人与物快速、方便的移动,并没有发生改变。
正在改变的,只是动力提供的方式,以及操控的手段。这意味着汽车工业历史上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仍将在新一代汽车上继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