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解读:英伟达辉煌时刻还能持续多久

芯片,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国之命脉。

文 | 韭菜财经

以纳米尺度工艺制造的芯片,是人类自工业革命至今能够量产的最精巧、最神奇的造物。目前高性能芯片的运算能力早已远超人类,且正在源源不断地帮人类把人工智能(AI)这种过往只存在于科幻小说和科学家们头脑中的概念转化为现实。

与此同时,小小的芯片也成为了国际博弈的重要筹码,竟可以让芯片强国死死卡住别国的发展命脉。

当前,从市值来看,全球价值最高的芯片企业,是芯片设计巨头英伟达。而它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

英伟达迎来巅峰时刻

近日,英伟达公布了其截至1月31日的2021财年年报。年报显示,整个2021财年,英伟达营收同比增长53%至167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5%至43亿美元。营收、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双双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英伟达2021财年收入的高速增长,尤其值得一提。不仅在2021财年实现了上市以来最高的增速,而且单是第四财季50.03亿美元的营收额,就与其5年前2016财年整个财年的营收额相当。

资本市场并没有辜负英伟达的努力。在过去短短5年间,其股价实现了20倍的爆炸式增长。当前英伟达总市值依旧保持在3300亿美元以上的高位,稳坐全球市值第一芯片(设计)公司的宝座。

若横向对比英特尔,我们可以轻易发现,资本市场对英伟达的成长潜力明显怀有更多期待。在截止12月26日的2020财年,英特尔全财年营收高达779亿美元,净利润高达209亿元。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英特尔都相当于英伟达同时期的4倍多。但就市值而言,英特尔近日维持在24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英伟达的2/3。

为何资本市场对英伟达如此偏爱?因为面向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大潮,英伟达已经走在了所有芯片企业的前面。资本市场对英伟达的高看,正是出于对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优势的看好。

受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动

英伟达在2021财年亮眼的表现,确实对得起外界的期待。在2021财年,英伟达在游戏、专业可视化、数据中心、汽车行业(智能座舱)四大领域的业务均取得突破性的业绩增长。

尤其在游戏和数据中心两大核心领域,英伟达创下了新的财年收入纪录。2021财年,英伟达游戏GPU实现收入77.6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46.5%。游戏业务的增长,部分得益于AI技术提升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数据中心业务同样如此。在英伟达166.8亿美元的财年收入中,“云”(数据中心)业务贡献67亿美元,占比40.2%。这一业务按年增长率高达124%,也是英伟达增长最快的业务。而英伟达在2021财年成功完成对Mellanox的收购,也为其数据中心业务业绩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从内部来看,英伟达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对AI新技术的积极应用,以及适当的扩张收购策略,都是其在2021财年实现迅猛增长的关键。而从外部来看,宏观市场环境同样给英伟达带来了多重利好。

首先,在游戏行业,高性能显卡的需求仍在稳健增长。次时代游戏的接连发布、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屏幕的普及等因素,都在同时刺激全球玩家对游戏显卡进行更新换代,而在全球游戏GPU市场,过去包括AMD在内,其他厂商对英伟达都没有太大威胁。

其次,在数据中心市场,2020年以来疫情加速了全球的数字化趋势,同时也让数据中心的需求持续暴涨。疫情对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领域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受此影响,数据中心,云计算这些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出现了明显上涨。这种影响传导至底层芯片领域,给英伟达带来了124%的数据中心收入暴涨。

再者,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增长拐点,让英伟达的NVIDIA DRIVE同样迎来一波增长红利。英伟达凭借领先的AI技术向汽车厂商提供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各种解决方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20年下年起迅猛增长,受益于此,英伟达的汽车业务同样也迎来了收入的快速上涨。

总之,英伟达之所以能在2021财年实现破纪录的收入增长,固然得益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适当的增长策略,但强劲的市场需求,才是增长最主要的推手。

不容忽视的三大挑战

英伟达2021财年能够实现破纪录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外界宏观条件的积极影响。但对英伟达而言,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可能永远都是积极的。事实上,现在由外部环境产生的三大挑战已经摆在英伟达面前,能否应对好这三大挑战,将对英伟达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能否顺利完成对ARM的收购,将决定英伟达在全球芯片行业的最终地位。包括苹果、高通、华为、联发科等在内,目前全球绝大部分智能手机的SOC采用的都是ARM架构,并且ARM架构还在向平板、台式PC、服务器、智能电视等几乎所有智能设备蔓延。2020年9月,英伟达和软银签署了针对ARM的400亿美元收购协议,按计划,收购将在2022年春季最终完成。但这项收购还需通过美国、欧洲、英国、中国、日本等国监管机构的同意,现在的情况是,中美等各国都在积极加强反垄断,可想而知,这项收购很难通过上述各国同意。

第二,英伟达的芯片生产依赖第三方代工,在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吃紧的情况下,产能不足将会对英伟达的市场销售产生严重影响。英伟达自身不具备芯片制造能力,其芯片生产制造依赖于台积电、三星半导体的代工,如今受限于产能,英伟达的RTX 30系显卡在市场中供需严重失衡,一旦AMD在产能争夺中较英伟达取得极大优势,英伟达在游戏行业的统治力就将面临严重威胁。

第三,中国大陆GPU芯片厂商和AI芯片厂商的崛起,将会对英伟达形成巨大冲击。英伟达对中国市场至今仍有较高的依赖性,财报显示,在2021财年,来自中国的收入占英伟达总收入的23%。但是近几年来,中国国内的GPU厂商如军转民的景嘉微、初创企业天数智芯、摩尔线程等都在高速成长,而阿里、百度等AI巨头都走上了自研AI芯片的道路,随着芯片国产化替代进程的不断推进,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逐渐丧失统治力已成必然趋势。

总之,若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英伟达的处境,就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乐观。其在2021财年的惊人增长,想要在之后再次复制难度颇大。从这个角度看,或许当前英伟达的辉煌成绩,并不会持续太久。

本文系作者 韭菜财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4-12-13 17:14

快报测试,定制专栏下的带图快报同步到微态度

2024-12-09 14:16

风清扬终下思过崖

2024-11-15 14:36

领克Z20开启先享预订,将于年内在国内上市

2024-11-15 14:33

广汽发布三年“番禺行动”:挑战 2027 年自主品牌销量 200 万辆,陆续推出 22 款新车

2024-11-15 14:31

日本央行行长下周一将发表公开讲话,市场关注是否暗藏加息线索

2024-11-15 14:31

日本央行行长下周一将发表公开讲话,市场关注是否暗藏加息线索

2024-11-15 14:27

《再见爱人4》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

2024-11-15 14:25

美团500万美元在烟台成立科技公司,含AI基础软件开发业务

2024-11-15 14:24

银行间现券午后多数走强,超长端回调

2024-11-15 14:24

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至0.7%

2024-11-15 14:23

燃气股逆势拉升,凯添燃气涨超20%

2024-11-15 14:19

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2700万元支持四川、陕西防汛救灾抢险工作

2024-11-14 15:36

(每经)美国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为2.8%,预期3%,前值3%

2024-11-13 15:16

(每日经济)每日经济快报信息RSS屏蔽

2024-11-05 12:01

韩称已有10000名朝鲜士兵进入俄罗斯

2024-10-22 15:45

恒瑞医药公告,公司

2024-10-15 15:36

(每日经济新闻)恒瑞医药:海曲泊帕乙醇胺片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2024-10-14 11:42

钛媒体App 9月25日消息

2024-10-14 11:19

钛媒体

2024-10-11 15:38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15720亿元,东方财富成交额连续3个交易日居首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