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第三期,在《不就是钱吗》的主题下,梁海源又讲了自己养猫的事,他说自己小时候很穷长大后开始报复性消费,在宠物这件事上也是如此。他一定要用购买代替领养 ,并且要买贵的猫,不然给它看病的时候医药费比猫身价还要贵。
隔日梁海源这段表演就上了微博热搜,网友纷纷涌进他的评论区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放到脱口秀舞台的情境下,也有一些人认为大家无需上纲上线。不过,双方有一点共识:这段内容并不好笑。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给流浪在外面的猫狗定期完成绝育,让他们减少在野外的无序繁殖,保证这些猫咪生存质量的同时,逐步地减少这些动物的数量。
其实帮一只流浪猫做绝育,一天就够了,做完就再把它放回去就好,因为它之前就是流浪猫,不太适合领养。
不会“卖惨”
我一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使命感,从来没有想过成立机构,只是当时想得很简单,想给猫一个很好的生活,做到这个之后下一个就来了,做着做着就组织到了一起,黏性很大,然后你就甩不掉了。
如果我们一早就知道幸运土猫做成这个样子,要经历这么多波折,我就老老实实上班去了,我就不要做这些事情了,我就养我自己那只猫就好了。
我是一种被推着往前走的状态。因为这个工作做起来真的太消耗了,公益工作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边缘弱势,动物福利是公益工作中的边缘弱势,我们始终能够得到的空间都非常少,一直都是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整个工作的过程并不愉悦,但是这些小生命的蜕变始终是动力。
所以说,很多事情不是说你一开始想做成什么样,而是最后没办法撒手,我们的手里牵着的是一个个生命的责任,就很难把它完全松开。
但我们不会“卖惨”,你一开始说还有人能体会,但最后有态度的公众会想说“你为什么一直都这么惨呢”,对不对?不能一直都是惨的一个状态,所以我们就希望大家进到领养中心能感受到有猫的开心和快乐。
幸运土猫这么多年目前还是靠支持者的资助,以及在公益工作上的合作伙伴的帮助、公益渠道里面合作伙伴的帮助和受众、志愿者义工,还有领养人长期的帮助来解决这个事情,其实就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目前有30多家宠物医院和我们达成了合作,他们以很低的价格给流浪猫完成绝育。领养中心这个线下机构的大部分成本在房租上。
算笔账的话,一个养有200只动物的收容机构假如说一个月一只动物是两公斤猫粮,400公斤猫粮按每公斤猫粮10块钱来算是4000,再加上一些其他消耗,其实很容易筹到钱。
但是我们一年也就流转200只动物,但是我们是把这个钱以房子的形式呈现在这,但这笔物业费用就是最难筹的费用。
因为我们的猫吃得真不多,猫咪数量少不会密集生病,所以我们在最能筹钱的两个方向上都找不到钱,其实我们也不需要那么多钱,就需要房租,我们就想让有一个地方让猫有地方住,但就是这么难,我们差一点都快放弃了。
幸好,去年的时候,有一个资助人帮我们出了这笔钱,他当时说:“你们想做的事情你们就去做。”
自打2017年最后一个全职员工离职之后,现在幸运土猫团队大部分人都是义工。曾经有全职团队的时候资金压力太大了,我们给不到大家多少钱,员工只能去租地下室,我自己都好心疼。
同时,公益工作天花板很低,职业晋升渠道很窄,对一个年轻人的发展不是很有利,所以我们没办法,我们真的招不来人,我也不想耽误大家,特别好的年华中,大家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我们很多岗位的义工其实都是他们自己工作领域的大咖,现在,这些非常优秀的义工把我们的工作带起来,我们就没有薪酬的压力了,把物业成本解决掉就能持续下去了。
最后,我想给准备养宠物的人说,从动物福利机构的角度来出发,我们肯定是支持以领养代替购买的。因为从领养的角度上来看,领养一只其实等于帮助两只,这只猫幸福了,下只猫就有了幸福的机会。
我们不推荐购买,因为很多的购买渠道其实并没有你想象那么好,很多购买渠道后面的繁殖动物处境是非常糟糕的。在动物福利的话题有一句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放到野生动物和伴侣动物上其实也是适用的,你不知道很多小宠物的母亲在遭受着怎样的苦难,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购买。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丨小黄鸡)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有点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