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犀牛娱乐,作者|南如珉,编辑|朴芳
哪个行业受到疫情影响最大?电影院肯定是其中之一了。
疫情侵袭下,影院几乎是最早做出反应的,早早的关门避客。但随着接下来疫情得到控制,电影院可能将成为最晚开门的,如今随着饭店、商场、公园、旅游景点的陆续开门,电影院却依然是非常的谨慎,怕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了。如今终于有影院陆续开业,却并未如期得到人们的点赞与好评。
目前参与到复映大军的影片也是越来越多,但真正为之心动的影片却少之又少。
这重映救市力度不太够
一组有趣的数字,3月21日全国有507家影院开门,单日票房仅有3.1万,几乎是忽略不计。其中多数来自于新疆地区,占据了2.51万票房(目前大量影城只是备案上线,但未实际营业。另外复映的主要影片还是《误杀》等)。
目前影院的开业,仅仅算是一个象征,距离真正的开业,乃至达到正常状态,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第一轮的救市影片已经相继登陆影院,包括内地票房冠亚季军《战狼2》、《哪吒》、《流浪地球》,同样也有《红海行动》、《中国合伙人》、《夏洛特烦恼》这种优质电影。
引进片方面,好莱坞五大已经纷纷申请了自己的片单,不日便可登陆大银幕,目前已经确定的有《哈利波特1》、《寻梦环游记》、《复仇者联盟》系列、《绿皮书》、《一条狗的使命》等。后续较为期待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都有较大的机会。
“国家电影局表示,视市场恢复情况,4月初或4月中旬会陆续有适合长线放映的文艺片(新片)进入市场。新片按原有分账比例分账。同时,根据开业情况,五一会适当安排新片。”目前《乔乔的异想世界》、《野性的呼唤》等文艺片均已定档,新片方面尚不知晓,或将迎来头部影片。
很显然接下来的局面会一天好过一天,但电影市场却将迎来一波较长时间的“横盘”。停滞不前或许小幅震荡才是接下来的趋势,哪怕强如《战狼2》,想寄望于观众为之掏钱买票也是有些不实际。就重映来讲,好莱坞大片的效果显然是优于国产片的,毕竟这一次多数观众都是二刷或N刷,视听效果将成为重要的观影理由。
因此,在新片正式到来之前,这1个月左右时间内,哪怕不会再单日3.1万,但也很难有上乘表现,预计只能保持在单日百万,很难维持生计。若想拯救这段时间低迷的市场,就得依赖于大片的吸引力,上层也得加大力度,舍得“开闸放水”才行。
毕竟,影院作为复工的最后一站,封闭式空间的环境,比商场、公园更为复杂,危险指数更高,观众的警惕性当然也就更高,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才能实现开门营业。若在这个局面下,吸引观众就变得难上加难,没有作为头部的大片,岂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影院只是终端,重点在于要配合着片方的片子,在开门的同时刚好有合适的、优秀的电影才行。光有影院没有片子,根本是无法跟观众形成有效互动的。上面的片单放在平日足够应付观众,但当下这个节点,显然是满足不了的。
为何只有影院复工难?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别的行业复工,新闻下面的评论都是一片积极。餐饮业复工之后,吃货们跃跃欲试,无不兴致勃勃。理发店开业,Tony老师都忙不过来。公园的开业,直接是人满为患,报复性反弹异常明显。整个复苏可谓是肉眼可见。可到了影院开业之后,情况却是大相径庭。
在沉寂了近两个月之后,影院屡次被骂上热搜,按说影院复工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消息,是整个社会全面复工的积极信号,但电影院复工上热搜却几乎是被网民一边倒的指责,甚至有认为这是一种吃相难看。这种双标还是非常值得玩味。
非但没能迎来报复性反弹,反倒是被各种吐槽,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电影院这一波可谓是雪上加霜。较其他行业来说,电影院还是不同的,它属于终端,自己不负责生产,只是一个超市货架的功能,为何频频被踩呢?
群众们痛恨影院,分析下来大体有三个原因。首先,群众对影视行业还是存在着莫大的误解。百姓眼中,那些大明星都是演部戏动辄片酬过亿,各种羡慕嫉妒恨,因此一旦明星出事儿都在落井下石。票房更是如此,《战狼2》50多亿,《我不是药神》30多亿,导致无数人都认为电影是一个极高回报的行业,同样也激生出一波投资者,多数都是血本无归。
影院也差不多,大众都觉得去年又新开几百家,今年又暴增几百亿票房。春节档的人满为患,更是迷惑了无数人的眼睛,认为只要是开影院,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总之一句话,电影是一个暴利行业。实际上这个行业90%以上的从业者都是很普通的工薪收入,甚至影城工作人员的收入更是微薄的可怜,绝对处在你所在城市的底端。如此明显的误解,硬是被传得无懈可击。大众只看到了它光鲜的一面,背地的无奈与艰难根本没人看到。
其次,近年来烂片太多,影院被认为是割韭菜团队的“犯罪团伙”。很多观众,尤其是增量的路人群体,他们并不懂电影背后的一些运作,当走进影院看到烂片的时候,会觉得导演、演员拍烂片没节操,也会觉得影院与之同流合污,跟制片方合起伙来割韭菜,慢慢的会有一种仇视感。
最后,影院是最后一道关卡,它的属性跟其他行业不同。在被疫情压抑了两个月之后,餐饮的开业将会是一种巨大的释放,无数人涌进餐厅将是必然。包括商场、公园等等,这些事关百姓衣食住行的民生场所,都会迎来一波强势反弹。但电影院属于娱乐,属于精神层面。当下势必先满足肉体需求,精神层面显然是相对滞后、可有可无的。因此影院开不开门,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没有太多影响。
所以,当疫情到来影院关门时,大众是一片喝彩,如今迎来的复工开门,却总是被人踩一脚,连开业的低迷数字都要被冷嘲热讽,跟其他行业复工的那种欢天喜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倘若配套的影片还不尽人意,更将被众人吐槽为“靠着老片重映继续割韭菜”的名声。
疫情当中,影院的受损是100%,在所有行业中名列前茅;疫情过后,影院的复苏速度又是最慢之一,真正的复苏至少要等到两个月以后,这一头一尾下来,电影行业成为了疫情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它不该被误解,不该被痛恨,希望接下来影院的复苏越来越快。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很多人不知道电影院开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