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底捞你学不会,褚橙你也学不会?

中国企业家热衷于参加各种课程,追逐各种流行的概念和成功案例,但这些真的能在企业中运用么?未必!

学海底捞,学华为,学小米……最近几年,中国企业家都喜欢“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各行各业的标杆企业。各种企业游学项目风生水起,研究这些公司的顾问也成了炙手可热的讲师,甚至这些企业的高管也成了各种培训课程的嘉宾,到处宣扬他们的“成功秘诀”。

笔者理解这些企业家,他们是真的爱学习,比博士们还爱学习。企业要想活下来并发展成长,企业家往往是企业最大的瓶颈,他们不得不比对手成长得更快。于是乎,企业家热衷于参加各种课程,追逐各种流行的概念和案例。有的企业家口味还很杂,不仅读了好几个名校的EMBA,还参加各种培训班,从各种国学课程到互联网思维,从本土的成功学大师到国外的管理大师,有点名头的老师前来讲课都要去听听,什么都要试试。

你要问这些企业家,参加了这些培训课程对企业发展帮助大么?如果他/她还算诚实的话,可能的回答是“有点启发”。他们可能知道了很多新概念,也知道了一些成功案例,但这些真的能拿来在企业中运用么?未必!所以就有了“海底捞你学不会”“褚橙你也学不会”等诸多困惑。很多企业游学项目是走马观花,去企业专门供领导和客户参观的展览室看看他们的丰功伟绩,听听他们的高层和顾问讲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回来后还是该干嘛还干嘛。

为什么“海底捞你学不会”?原因有很多,笔者只从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

任何成功企业都有其基因,而这个基因和创始人的愿景和价值观有关,这些价值观后来变成了企业文化。模仿一个企业的产品容易,模仿一个企业的战略比较难,模仿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则是非常难。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包括其员工的态度、能力和治理体系,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杨三角”。组织能力往往是经过多年的磨合,内生出来的。我们经常说企业的核心能力,所谓的核心并不是什么技术专利和战略,而是这种很难模仿和复制的组织能力。

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家们的学习方法不对。很多培训和游学,往往停留在概念和案例的知识层面,没有深入到探索内在逻辑和心智的思维层面,更没有转为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行为层面。这也是各种演讲式培训的一大特点,培训师抛出了一个又一个时髦的概念和案例,加上演讲的口才普遍都还不错,搞得听课的企业家在现场很激动,觉得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但回到公司之后,他们并没有能力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行为,导致很多培训没有任何结果。

培训界有一句著名的话,是“听的时候很激动,事后想想很感动,回到企业一动不动”。大家听到了一些新概念、成功案例,但并没有理解这个概念背后的商业逻辑,以及企业成功的真正原因,更没有把学到的这些知识转化为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了。衡量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是能够提升绩效,同样的道理,衡量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应该是能否产生行为改变和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培训课程效果很差。

还有些培训师说,只要你能从我这里听到一两句话对你有启发,就算很有用了。我认为这句话是非常可疑的,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很多心灵鸡汤,我相信这些心灵鸡汤大多数都很有道理,而且也会让你受到一些启发,但就是不能改变你的行为。因为你还不能从思维层面真正理解这种观念,更没有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更谈不上让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真正的改变是全方位的,从知道到做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需经过长时间的知识储备、实践和思考。

学习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首先要建立起一个结构化的知识框架,能够把吸纳的各种信息和知识链接起来。这就是读MBA和EMBA的作用,没有受过基本的商学院训练,根本谈不上“后EMBA”。然后要不断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并通过不断的倾听、观察、反思和实践形成自己新的心智模式,这是一个非常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最后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个可以落地的行动计划出来,这时学习的效果才是最大的。(本文来自BT传媒·《商业价值》杂志9月刊,网络独家首发钛媒体,作者陈雪频,智慧云领导力发展机构创始人,私人董事会的传播者和创新者)

本文系作者 陈雪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1 你有一个计算器,你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它得出运算结果。所以要通过公式,得出一个固定的结果至少需要:同样的输入、同样的计算器和同样的运算符号。 2 很可惜,在现实社会里,这三样全都处于不确定和模糊的状态,大概的感觉类似于:同样的运算,却没有一次是同样的结果。 3 所以优秀的企业家一般都是,学习作为自有知识和经验体系的补充(有且只能做为补充),然后依靠自有知识和体系去应对企业发展的问题。比较差的企业家是,寻找所谓的“战争不败之法”,想要“一劳永逸”,结果自然是水中捞月了。 4 如果说“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件事成功的基础,那么“人和”本身也只占30%。更何况,“人和”里,“道同,术异”,道最多也只能占50%。 5 优秀的实干家得到优秀的理论之后,也许能画龙点睛,优秀的理论家得到更优秀的理论之后,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回复 2015.09.14 · via pc
  • 学,看起来不难,但核心价值一般还是被忽略

    回复 2015.09.13 · via android
  • 底层基础决定高层建筑

    回复 2015.09.13 · via android
  • 。。。

    回复 2015.09.13 · via android
  • 要想复制一个企业的战略和公司理论,必须自身的资源要和对方有80-90%的相似性,因为一个公司的战略和公司理论的制定,是对本公司所有的资源进行统筹后,为本公司的量身定做的。最有名的战略和公司理论是迪斯尼的理论,他制定与于1957年,其主体框架至今仍在使用,改变的只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局部理论。

    回复 2015.09.13 · via android

快报

更多

2024-12-13 17:14

快报测试,定制专栏下的带图快报同步到微态度

2024-12-09 14:16

风清扬终下思过崖

2024-11-15 14:36

领克Z20开启先享预订,将于年内在国内上市

2024-11-15 14:33

广汽发布三年“番禺行动”:挑战 2027 年自主品牌销量 200 万辆,陆续推出 22 款新车

2024-11-15 14:31

日本央行行长下周一将发表公开讲话,市场关注是否暗藏加息线索

2024-11-15 14:31

日本央行行长下周一将发表公开讲话,市场关注是否暗藏加息线索

2024-11-15 14:27

《再见爱人4》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

2024-11-15 14:25

美团500万美元在烟台成立科技公司,含AI基础软件开发业务

2024-11-15 14:24

银行间现券午后多数走强,超长端回调

2024-11-15 14:24

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至0.7%

2024-11-15 14:23

燃气股逆势拉升,凯添燃气涨超20%

2024-11-15 14:19

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2700万元支持四川、陕西防汛救灾抢险工作

2024-11-14 15:36

(每经)美国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为2.8%,预期3%,前值3%

2024-11-13 15:16

(每日经济)每日经济快报信息RSS屏蔽

2024-11-05 12:01

韩称已有10000名朝鲜士兵进入俄罗斯

2024-10-22 15:45

恒瑞医药公告,公司

2024-10-15 15:36

(每日经济新闻)恒瑞医药:海曲泊帕乙醇胺片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2024-10-14 11:42

钛媒体App 9月25日消息

2024-10-14 11:19

钛媒体

2024-10-11 15:38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15720亿元,东方财富成交额连续3个交易日居首

6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