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报道称,美国财政部5月3日表示,对石墨负极等无法追踪的电池材料的FEOC要求暂缓两年。这意味着使用中国石墨制造电池的韩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入美国市场时,也能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石墨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主要负责在充电过程中储存锂离子,在放电过程中释放锂离子,具有导电性好、比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中国已探明石墨矿储量世界第三,年度石墨产量全球第一,随着新能源汽车和配套电池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石墨负极材料领域具备明显优势。
西部证券认为,负极放松管制名义上是上游难以追溯,本质上是在美国扩产艰难。生产1吨负极需要耗电1万度以上,假设美国未来可在本土匹配300GWH电池对应的负极材料,需要的负极产能约为50万吨,每年耗电量约53亿度,占美国每年4万亿度用电需求的0.2%。根据美国EIA(U.S.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年度能源展望报告,美国工业用电从1990年起就一直保持在1万亿度电上下波动,没有增长。以2018年细化数据为例,美国整个钢铁冶炼行业的全年用电量约560亿度电,铝冶炼行业约260亿度电,铸造行业为107亿度电,乘用车整车环节为40亿度电。单一负极环节耗电量巨大,甚至堪比一半铸造行业,且石墨化过程涉及到能评、环保、员工安全与健康等各种问题,在美国发展的难度巨大。
天风证券指出,此次IRA对负极、6F材料关键矿物FEOC要求时间的放松,直接打开了负极、6F材料企业25-27年通过海外电池厂进军美国市场的大门。
此次IRA政策的放松或许是重要信号的开启。目前大部分电池供应链在中国(美国定义的FEOC国家)的情况下(如中国石墨产量占全球石墨产量的70%),实现“去中国化”是比较困难的,美国EV的加速离不开国内供应链(跟欧洲类似,想要竞争力和降本,才有了零跑和stellantis的合作),因此才有了财政部的新提案。去年,锂电产业链因美国IRA备受估值压制,所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过万重山踏千层浪,进入美国市场重新迎来曙光,继续看好全球化布局较早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