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WAIC官方)
7月10日,以“智联世界,众智成城”为主题的为期三天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1)在上海圆满落幕。
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累计举办1场开幕式、2场全体会议、1场闭幕式、11场主题论坛、14场领军企业论坛、27场前沿论坛、27场生态论坛、15场外场活动。大会汇聚了1000余位演讲嘉宾,其中包括5位图灵奖得主、1位诺贝尔得主、62位中外院士、16位顶尖高校校长、25位国家级专业学会和协会理事长,以及260位各类企业负责人。截至7月10日16点,大会在线观看总人次达3.52亿。
作为已经举办四届的盛会,相比去年由于疫情以线上为主要阵地,今年,WAIC以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举办。线下重回展览,设置“1+6”板块,分别包括“AI@上海”主题展区、创新技术新动能、智能经济新活力、美好生活新画卷、协同治理新发展、共建生态新未来、和谐人文新篇章部分,参展企业超过300家。其中,首次参展的企业比例超过40%,上海以外地区企业、外国企业占比超过50%。
本届大会的方向定为“AI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前沿进展,广泛传递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理念与价值,推动相关治理和规范形成全球共识。其实,就是要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过去三天参展期间,各大科技公司抓住这一技术活动展现窗口,不少创新公司在展区提前发布了10多款全球首发、中国首发、首秀的新品,纷纷推出人工智能(AI)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展现出本次大会所要推动的AI技术、产业和应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算力大爆发,国产AI芯片首当其冲
随着摩尔定律逐渐放缓,清华大学教授、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尹首一就表示,如今,AI算力需求每3.4月翻一番,远超摩尔定律。
要满足AI技术应用对算力需求,就离不开芯片。在WAIC 2021会场内外,AI芯片企业的存在感都颇为强烈。
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此次大会展出的芯片类企业多达20余家,累计占据了整个展区面积近六分之一场地,包括燧原科技、天数智芯、翰博半导体、嘉楠科技等数家芯片公司在会展期间发布AI芯片的新品。
7月7日大会开幕前一天,国内AI芯片初创企业燧原科技发布第二代人工智能训练产品——“邃思2.0”芯片、基于邃思2.0的“云燧T20”训练加速卡和“云燧T21”训练OAM模组,全面升级的“驭算TopsRider”软件平台以及全新的“云燧集群”。
燧原科技发布的“邃思2.0”是迄今中国最大的AI计算芯片。采用格罗方德12nm工艺,整数精度INT8算力达320TOPS,整体性能逼近英伟达旗下旗舰级别的AI芯片,预计将于今年底量产。(详见钛媒体App发布的前文:《燧原科技发布中国最大的AI计算芯片,加速推进三大业务方向落地》)
在燧原科技对外推出新品的同时,国产芯片公司“瀚博半导体”对外发布其首款云端通用AI推理芯片SV100系列及VA1通用推理加速卡,目前已成功流片,预计在今年四季度量产上市。
相比“邃思2.0”这款主要为金融、服务器等高性能领域提供的AI芯片,瀚博半导体的SV100芯片则主打视觉,应用于音视频领域。瀚博半导体创始人兼CEO钱军表示,作为投资人的短视频头部公司快手也是瀚博的客户之一,已有多家国内外合作伙伴并等待芯片的大规模量产。钱军曾在AMD任Senior Director,全面负责GPU(图像处理器)和AI服务器芯片设计和生产,在半导体行业内拥有诸多经验。
据介绍,在融资方面,2019年3月,瀚博半导体获得徐小平创立的真格基金独家天使轮投资,同年7月完成耀途资本、天狼星资本等联合投资的Pre-A轮融资;2020年11月,瀚博宣布获得由快手、红点创投中国基金、五源资本联合领投的5000万美元A轮融资;今年4月,该公司又获得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和经纬中国联合领投的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7月8日,在此次WAIC大会展厅内,区块链第一股、比特币矿机制造商嘉楠科技宣布发布人工智能(AI)芯片勘智K510。据悉,K510芯片采用RISC-V开源架构,是高度可定制的,可用于无人机高清航拍、高清全景视频会议、机器人、STEAM教育、驾驶辅助场景以及工业等。该芯片预计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之前开始量产。
此外,通用计算GPGPU高端芯片及高性能算力系统提供商“天数智芯”在本届大会上亮相其首款7纳米的云端训练芯片B1,日前已经推向市场。
据悉,天数智芯目标是打造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通用、标准、高性能通用并行GPGPU云端计算芯片,从芯片端解决算力问题。在B1发布之后,天数智芯成为第一个将云端7纳米GPGPU训练芯片推向市场的国内公司,领先同赛道其他产品1到2年的时间,率先实现产品化。
在此次大会“智能芯片定义产业未来“AI芯片主题论坛上,天数智芯董事长兼CEO刁石京表示,当下AI技术仍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算法还在完善,新的应用也在探讨,通用芯片有其优势,它比较灵活,能够应用到各种场景,尽快融入到使用场景。当市场越来越成熟时,专用型芯片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大家都有不同的定位和探索,中国有非常多优秀的公司,并且有巨大的市场,可以更快地探索出发展道路。
刁石京曾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并先后在紫光集团旗下多家公司担任高管,常年在集成电路领域工作。2021年5月,刁石京出任天数智芯董事长兼CEO。
天数智芯董事长兼CEO刁石京
同样在AI芯片主题论坛上,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CEO陈天石透露,寒武纪将进军智能驾驶芯片这个新市场。据悉,这款车规级芯片将采用7nm制程,算力将达到200TOPS ,可以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芯片也将继承寒武纪云边端已有的一体化工具链。
除此以外,包括地平线、芯驰科技SemiDrive、黑芝麻、昆仑芯、富瀚微、复旦微电子等半导体企业都纷纷亮出自家“招牌”产品,秀出真肌肉。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发布会上,芯驰科技发布了基于V9系列芯片开发的全开放自动驾驶平台——UniDrive,实现新的技术突破。
另外,商汤科技在本次大会上带来了SenseCoreAI大装置,以助力实现高算力方案,推动AI时代生产要素降低,致力于为下一代技术创新带来全新的发展范式。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徐立将其比作“人工智能的粒子对撞机”,因为后者就是在一个随机的可能当中造出新的粒子,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机器人与“造车”最吸睛,硬科技实力凸显
硬科技实力凸显,是本届大会上的重要标志。
如何体现“硬科技”?机器人是非常直观的表现形式。本届大会上,优必选、节卡、ABB等机器人企业纷纷花式秀绝活,得到了多方关注。
首先,优必选在WAIC大会上发布了第四代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Walker X”,成为今年大会的“镇馆之宝”。不仅有非常灵活的四肢,可以上下楼梯,还可以帮你按摩,甚至还有非常聪明的大脑,可以跟人下象棋。这样的一个机器人,很快就会应用在各种各样智慧家庭的服务场景之中。
在未来,除了端茶、倒水、递物的仿人机器人,各种家用电器也可以实现“机器人对话”。A.O.史密斯集团在本次大会上展示由AI技术搭建的全联全控智能物联系统,可以实时控制家里的采暖、制冷系统等,甚至能帮你计算使用燃气或电能哪个能更省钱。
在JAKA节卡机器人展台上,小助机器人摇身变成顶级咖啡师。据悉,节卡小助机器人定位拿取纸杯,先将纸杯放置于咖啡机指定位置,根据客人的偏好意愿,小助机器人通过触点显示屏不同选项,帮助选择不同口味的咖啡。经过冲奶泡及冲咖啡过程后,小助机器人再将冲好的咖啡端至拉花机处,经拉花工艺后,小助机器人将制作好的咖啡递给每位来参观的客人,充分感受全新的科技服务。整个过程为5分钟内即可完成全套补料操作,制作效率每小时可达30杯。